早晨不到7时,李义军如往常一样,提前半个多小时到达了工作岗位。
今年50岁的李义军是渤海新区南大港城管局环卫公司副经理,负责管理城管局车队和市政工程维修工作。当日的工作,前一天傍晚下班前已安排妥当,早上再核对一遍后,他要去城区各个公共场所、垃圾点转一转、看一看。下水道井盖、人行道花砖有没有损坏,篦子是否堵塞,垃圾是否需要及时清运,他都一一记在心里,以便随时调整工作任务。
“你不干,我不干,南大港会变成什么样?”
1995年,李义军成为一名环卫工,负责开拖拉机清运垃圾。环卫公司经理高建民说:“垃圾清理有专门负责的妇女同志,别人只是当司机,他却下车和清洁工人一起铲除垃圾、装车。所以每次他的车装得最多,完成得最快。”那时,赶上恶劣天气,尤其是刮风下雨,还要对露天垃圾进行苫盖,防止污染环境。他总是第一个披上雨衣,行走在一个个垃圾堆上,将垃圾苫盖得严严实实。
2002年,由于工作突出,他被推选为环卫公司车队队长,按说负责车辆管理、分配就可以了,但是他依然驾驶车辆工作在一线。那时,城区还都是旱厕,除了清运垃圾,他还带领车队负责厕所清运工作。旱厕都是露天的,尤其是到冬天结了冰,吸污车无法作业。他总是第一个跳进化粪池用洋镐一下下砸开,再一桶桶拎出去。
一下大雨,为防止污水进入玉带河污染环境,就要去堵坝落闸。污水处理站站长朱国文说:“有事找他,无论黑白天,他有求必应、随叫随到。阴天了,第一个去单位值班的是他,下雨了,第一个去堵坝的也是他。”他系上安全带,沿着梯子走到最深处的涵洞里。里面的污水有1米多深,李义军个子不高,水最深时快到他脖子了。下着雨,污水流速很快,非常危险。他把同事们递下来的泥袋一袋袋码好,等到雨停了,水位下降了,他再把浸了水沉沉的泥袋一袋袋提上去。遇到污水泵站设备坏了也是如此,这样的工作不知要重复多少次。环卫公司副经理孙德兴说:“有时下着小雨,天又闷热,一下去蚊子就会扑上来,一咬一身包,但他依然坚持工作。”
“他就像工程部长、突击队长、应急队长”
哪里有需要,就到哪里去。垃圾中转站站长杨学敏说:“他干的活是最杂的。他更像我们的工程部长、突击队长、应急队长。人行便道花砖坏了。他带领车队突击打扫完卫生,就赶紧去更换。污水泵站设备坏了,一个电话打来,他就赶紧带人去维修。”李义军在技校学的是土建专业,从事环卫工作后,他不但学会了装载机、垃圾清运车的驾驶技术,还学会了汽车维修,每年为车队节省车辆维修费用数万元。
垃圾中转站发生淤堵,七八米见方的池子,淤积了四五十厘米厚的生活垃圾残余,臭不可闻,蚊蝇成群。他总是第一个下去清理。杨学敏说:“他像个铁人,没有时间观念,不分上班下班,什么时候垃圾清理干净,什么时候他才休息。”
每年汛期前,他都会带领职工对城区580多个排水沉淀井、透水篦子进行清掏。如果预报晚上有大雨,怕管线堵塞、出现问题,他就提前去单位值班,随时准备行动。
每年下雪天,他都和同事们驾驶铲车每天作业十几小时,及时铲除道路积雪,方便居民出行。
疫情期间,他不仅负责车队体温测量、登记工作,还带领大家完成垃圾点、垃圾中转站的消杀。
南大港城管局副局长许建新说:“义军以前是身先士卒,现在是率先垂范,无论处在什么位置,都认真工作,撂下耙子就是扫帚,不闲着。25年来一直如此。什么工作交给他,都特别放心。”
有人问李义军:“不觉得累吗?”他回答:“有时候也累,可是工作安排这个活儿,就得干好。”“遇到困难有没有想过不干了?”“没有,有困难就和领导沟通,及时想办法解决了。”“掌握维修技术很难吧?”“慢慢积累经验,维修方法就基本掌握了。咱自己修省钱。”无论问他什么,他的回答都很简单。工作上他没怵过任何事,没说过一个不字。可领导同事们却都知道,并不像他自己说得这样容易,他干的总是最苦、最脏、最累的活儿。
25年如一日,干这行,爱这行。工作“争”第一,却不争名不图利,有活他就认真干,没活他就找活干。李义军年年被评为城管局、环卫公司的“劳动模范”,多次被评为南大港产业园区的“先进个人”,是连续三届园区“十佳道德模范”。
工作争第一的环卫工
文章作者:shunan 访问次数:次 发布日期:2020-08-21
上一篇:勾臂垃圾车的清洗和保养技巧
下一篇:“看不见扫把”将成环卫作业新常态